400-056-8966/0532-89079007
2020年挖掘機銷量再創新高,幾家以挖掘機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年報預公告也異常亮眼,與之形成截然反差的是挖掘機市場價格戰激戰正酣,渠道利潤持續失血。
一位代理商高層表示,經過他與同行的交流,2020年能夠做到薄利運行的代理商已經屬于經營水平上佳的企業,許多工程機械代理商都處于盈虧平衡乃至虧損的狀態。
其中,本土品牌代理商的虧損主要源自于終端的價格戰,而外資、合資品牌代理商則來自市場占有率的快速下滑,銷售規模無法支撐一家企業的正常運轉。
價格戰 倒逼主機企業轉型升級
劇烈起伏的市場對所有行業參與者都構成了巨大的挑戰,也在倒逼主機企業進行轉型升級。幾家本土工程機械制造商都通過智能化升級和建立“燈塔工廠”式的制造基地,來最大限度的提高生產效率、降低單臺制造成本。
從整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歷史來看,開放并沒有造成本土工程機械行業的全面潰敗,反而孕育出幾家世界頂級的工程機械品牌,內資品牌從逐步崛起到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,經歷了漫長而艱辛的歷程,這就是市場充分競爭下優勝略汰、適者生存的法則。
其次,企業的戰略規劃也很重要,在行業的上升期,企業能夠積累大量的利潤,從而再度增加投入,為下一階段的競爭爭取到一個好的占位。但是有的外資品牌由于種種原因,沒有在市場的黃金發展期,繼續追加在中國市場的投入,如廠房改造升級等等,這也是目前在市場中被邊緣化的原因之一。
有助于提升中國機電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力
在東南亞市場,如果將在本國市場的銷售價格都換算成美元計價,再加上補繳的關稅,中國的挖掘機對比日本品牌并沒有價格上的優勢。中國本土的挖掘機制造商想要走出去,必須要有足夠大的市場體量和更高的生產效率作為支撐,才能以更低的價格打入海外市場。從這一輪價格戰前后,中國挖掘機出口比例的提升也可以看出,產品價格的降低對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出口的帶動和拉升。
挖掘機新機價格的下滑,的確導致了大批挖掘機修理廠的倒閉以及二手機從業人員的流失,這是因為新機價格和二手機殘值的降低,讓機主不再愿意為一臺效率下降、故障率和維修費用上升的設備再追加更多的投入,反而將目光轉向了新機市場,使得設備的淘汰年限縮短。
工程機械行業未來可期
對于挖掘機市場的未來,他始終抱有積極的態度。
一方面是在人口老齡化、勞動力成本提高的背景下,機器對人工替代的趨勢不可逆。在許多農村,微挖、小挖已經從過去的生產資料演變為像拖拉機、農用車一樣的生產工具,普及度大大提升。
另一方面是環保標準的升級,以及在2022年底將要落地的非道路設備四階段排放標準,會加速“國二”設備的退出,并且在短期之內也會讓2022年之后的市場需求提前釋放。